工程人的背影
距離2021年3月15日軌行區三權移交還有100天、98天、95天……日子一天天臨近,像高考倒計時那樣嚴肅。計時器懸掛在每一個基地,也懸在每一個參建人員的心中,催促著我們,是壓力也是動力。
在這焦灼的工期戰中,我們每一個人的背影,是那么相似又是那么不同,疲累中蘊含著堅韌,運作著不同的工作卻向著同一個目標邁進。
我知道,是我們的信心產生這無與倫比的力量,而我們用這積蓄著薄發的能量不斷向前走著。
天還未亮的時候,項目上報健康體征的叮唄群里就已經有一百來條未讀的信息。這說明有好多同事不是未眠值班,就是早醒換班。我迷糊著雙眼,從未讀消息中,仿佛看到了他們的背影。與星月作伴,在現場盯緊安全質量,把控進度。洞內的灰塵不知何時落在了他們的肩上,或者鉆進他們的鼻孔?;氐降孛嫔?,顧不上整理形象的他們并沒有時間停下來自由呼吸著空氣,又匆匆奔往另一個基地。
也許,這從早到晚,從晚到早的奔波,這就是工程人的生活。他們的鞋襪都不知磨破了多少,不知多少次被汗浸透了衣衫。但這些絲毫不影響他們查隱患,出方案。他們總是戴著安全帽,穿上反光背心,堅毅的走著腳下的路。
這樣一群在為夢想拼搏的人,好像從不知疼,不知累,就一直往前走,往前走。
在整個城市都在酣睡的時候。他們,可能會在某個路燈下掏出手機,小心翼翼的打開,看看妻兒的照片,聽聽愛人的留言,悄悄淚目。他們的背影漸漸融進寂靜的夜色中,多了一絲落寞,卻也多了些許偉岸。
這變換又變換的日月,見證著不知疲憊奮戰在一線的他們,見證著他們為實現節點目標所投入的興奮和疲累。他們的汗水,滴落在這個冬天廣州地鐵18號線的地鐵建設中,溫暖了塵土,也溫暖了歲月。他們加深的黑眼圈,讓敲擊鍵盤的聲音更加鏗鏘,讓洞內的照明燈更加明亮。
夜還未深的時候,我在兩棟樓之間,佇立著。仰望明月星空,稀落的星辰帶著絲絲慵懶和含蓄,灑向這邊天地。左邊是機床歌唱的韻律,右邊是不眠的指揮中心。眼前他們的背影,是一動不動挺立著的,他們挺拔著后背,雙眼緊盯屏幕,不放過每一個細節,看著每一個施工作業面是否按規施工。一切只為替前方施工有視野盲區的兄弟們探清潛在的危險源,并及時示警。
他們的眼睛酸澀了,便慢慢地向前探出身子,喘息間揉揉眼睛,再繼續緊盯。
我閉上眼,聽著風,也聽著散熱器疲倦的聲音。
生活,本就是一股力量,在你看不見或看的見的地方,仍緩弛地伸縮著。我沒有看過廣州黃昏的長影,看到的是路燈的長影,看到的是辦公樓內常亮的燈。
夜深了,燈光長長的向前延伸著,像是要撲入夜色,同夜化成一片。
筑路的追夢人,該歇息了。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烙印生活,創造著奇跡,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留下我們這些異鄉人的足跡。
我不知道我們的背影中,有多少力量。但我知道,信仰賦予我們的是那堅毅而有韌性的力量。
生活,會讓我們共同歷經酸甜綻放出笑臉,然后把有力堅韌的腳步留在身后。我相信,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什么艱難險阻都無法阻擋我們沖刺目標的心,我們的背影,即使越發匆忙和疲憊,卻也會愈發向上和努力。
相關新聞